400-123-4657

新闻资讯 分类
BOB全站(中国)BOB有限公司秋长周田村:百年围屋变民宿 焕发生机村民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日期:2023-03-17 浏览次数:

  BOB官方网站提到客家文化,不得不提客家围屋。在惠阳秋长街道,成片的客家围屋成为凝聚人心所向、守住故土乡愁的宝物。文旅项目的兴建助力乡村振兴,也让这些宝物焕发了生机。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秋长街道周田村会水楼变身民宿,成为不少城里人周末打卡的新“网红”。

  会水楼由周田叶氏五世祖叶成发于清朝道光5年(1825年)修建,是叶挺将军的祖屋,建筑风格为三堂两横客家围屋,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楼外有腾云学堂旧址、叶挺将军故居、育英楼等历史文物。

  围屋旁一间由当地村民的旧房屋改造而成的静吧尤为引人注目。残旧破败的房屋改造后,一楼设有吧台可供饮品、餐点,二楼有书籍可阅读。设计和装修别出心裁,一面墙壁下方做了壁炉设计,炉内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木材,有美国乡村度假风意境;麻绳编制而成的吊灯架显得休闲而随意。据介绍,静吧设计采用洛夫特风格,整体呈现出休闲风情,同时结合当地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留有天窗,让阳光毫无保留地照射下来,整个静吧内洋溢着温暖。记者采访时,有好几位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采风。

  与静吧相隔不过几十米处,也就是会水楼的右侧面围屋,如今改造为民宿。该民宿保留了特色客家建筑群原貌,客家韵味扑面而来。传统客家围屋的黑瓦白墙,简约却不简单,处处显示了客家人独特的建筑智慧。设计师巧妙地将这里的房间分为上下两层的复式结构,下面是客厅,上面是温馨的卧房,每间房的设计不尽相同。

  “民宿现在处于试运营阶段,每到周末,已经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年轻人来这里度假。”负责运营民宿的曹先生说,把围屋保护好、摸索围屋以用代养的新路子是大家的初衷。

  秋长文化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叶小凡介绍,秋长客家围屋有一两百幢,会水楼的尝试或许能为其他有条件的客家围屋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样本。产业带动发展,村里有了这些文旅服务项目,乡村振兴得以落地实现。自会水楼民宿、静吧开建以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村里及周边土特产提供了销路,还带动整个周田村甚至秋长的文旅产业发展。

  51岁的周田村村民蔡大姐是民宿的一名保洁员,今年10月她跟另一位村民一起入职。此前蔡大姐在深圳、秋长的工厂工作过,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忙到晚上才回家,很难照顾得到家庭。“家乡有发展,肯定回家乡!”蔡大姐得知村里民宿要开了,就回家应聘。每天骑车不用5分钟来回,中午还能跟家人一起吃饭。“哪怕工资比在外面少点,但离家近,回来值了!”她说。

  会水楼有机农场种养的蔬菜瓜果和家禽,供应静吧、民宿。早几年开始,不少村民就在这个农场工作。有机农场不仅接受会员制采购,还面向游客开放进行采摘体验。

  此外,在民宿一楼的展示架上,产自周田村的茶叶、客家围屋陶瓷文创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吸引不少前来游玩的游客买回家。